户部尚书需要上朝吗?
户部尚书需要上朝,户部尚书是明清两代的官职名称,负责管理财政收支,在朝中属于三品以上官职,通常情况下每天都要上早朝。户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六部中户部的最高级长官,相当于今日的财政部长。户部尚书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军需、俸禄、粮饷、财政收支。古代官职是历代王朝为行使政治和管理职能而设置的官员名称和职责。不同朝代和地区的官职名称和层级可能会有所不同,但通常都包括三公、九卿、尚书、侍从等。
计相设于什么朝代?
计相 源于汉代,但历来意义不同。
汉·张苍善算,以列侯居相府,领郡国上计,谓之计相。
史记:迁为计相,一月,更以列侯为主计四岁。
此计相即由地方行政长官定期向上级呈上计文书,报告地方治理状况。包括该县户口、垦田、钱谷、刑狱状况等,编制为计簿,呈送郡国。根据属县的计簿,郡守国相再编制郡的计簿,上报朝廷。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升、降、赏、罚。
唐代称拜相的计臣为计相。
《唐故福建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使福州刺史薛公神道碑》:“ 贞元中,上方与丞相调兵食,思得通吏治而习边事者,计相以公为对。”
宋代设三司使。人称计相。
宋朝是三司使总管四方贡赋和国家财政,权位极重,近乎宰相,称“计相”。
三司使统领三部:盐铁掌管工商收入及兵器制造等事;度支掌管财政收支和粮食漕运等事;户部掌管户口、赋税和榷酒等事。地方州郡赋税收入除留一小部分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握,三司权任甚重。
宋·洪迈《容斋随笔·用计臣为相》:“肃宗以后,兵兴费广,第五琦 、刘晏始以户部侍郎判诸使,因之拜相……自是计相不可胜书矣。”